《大学四年,我收获了什么?》
  • 浏览:1026 评论:8 人



  • 大学四年,我收获了什么?


    我和小琳从同一个县城同一所高中出来,现在同在一所大学,今年毕业了。小琳大一起参加了学校武术社,跟从钱教练学习峨眉缠丝拳。大三下期,她以健美的身材英风飒爽地应聘到了一家高档健身会所任业余教练,月薪七千五。我呢——

    和每一个刚踏进大学殿堂的大学生一样,大一的我对大学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记的曾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大学里唯一的必修课是‘恋爱’。就是这话把我引到了一条不归路……
    和每一个善良、纯情的女生一样。我把爱情当成生命中最美好、最值的追求的东西。我渴望能够得到大学里一个真正懂我、爱我又很体贴、体面的男生的钟爱。我一边漫不经心的学习,一边等待着那个人的出现。我长的还算漂亮,所以身边经常有围着转的男生。而我一直以高傲的姿态打量着身边的男生们。
    后来,他出现了。他追我的方式很张扬,是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他爱我的那种,当时我很欣赏他的胆量,我觉的这样才是男生、才够男人,我的虚荣心大大满足。我接受了他。也爱上了他,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我们过起了天下所有大学里都在流行的“二人世界”。
    女生一般最忠诚的就是自己的爱情。我也这样认为,爱一个人就应该把全部都奉献给他,就应该不顾一切的去爱,就应该抛弃一切。我也做好了随时‘献身’于爱情的准备。
    好象大学的恋爱都有一套潜规则,没过几天恋人就要到学校附近租间房子,要开始同居,要真正的献身于‘爱情’。他是个很正常的男生,没多少天就向我提到在外租房的事,我答应并支持了他。
    这样的日子随之而来,我终于明白什么叫‘二人世界’了。那就是:两个人整天纠缠在一起,他就是你世界的全部。你自信的认为拥有了他就拥有整个世界,这个世界上其他什么都已经不重要了。他成天变着花样宠你,他活着就是为了宠你,你活着就是为了爱他。疏忽学习和生活,疏忽自己原来的朋友,疏忽所有那些和你们爱情不相关的东西。甚至对周围的人和事有开始变的冷漠。哪位思想家说过:爱情的伟大之处就是两个人在相爱的过程中,学会了更好的去爱他人。这样看来,我们这些所谓的爱情简直有点自私、可笑,简直就是作茧自缚。
    就这样,我们把大学的日子消耗在恩恩爱爱里,什么学习、就业、能力锻炼都放在了后面。为了一起出去游玩,我们一起逃课。他为了陪我做一个头发,不去做实验。我为了陪他看一场篮球赛,不去上自习。他省吃俭用也要给帮我买那件我偷偷看上的衣服,我冒着校领导来查房的危险也要去陪他度过一个缠绵之夜。他每天骑自行车带我去菜场买菜,然后我们一起做饭,晚上睡觉的时候,他还在电脑上经常给我看一些他所谓‘调情’的视频。我们就好象过起了居家的日子。
    后来,我顺理成章的怀孕了,这事他当然功不可没,也在我们意料之中。以前在电视或网络看到这些事总以为离自己很遥远。想不到,轮到自己的时候自己还能那么平静。
    我蛮着家人,他凑了一些钱。我们一起去学校附件的医院里做了流产手术,他还算负责任,一直陪着我。
    有了第一次,后来又有了第二次。不就是流产吗?他竟然冷静说了这样一句话。
    是的,不就是流产吗?只要你在我身边,我死了都愿意。我说。
    他突然张了下嘴,我流产他不惊讶,我说了这句话他却惊讶了不小。
    ……
    医生郑重的对我:“说如果你再流产的话,就有可能……”
    没什么,我有他。
    ……
    没什么,真的没什么吗?

    毕业了,要找工作,找工作真的很难,找个适合自己、又有前途的工作是难上加难,两个人想在同在一个地方找到合适的工作更是难比登天。所以,那天,他很平静的对我说:“我们该分手了……
    大学里的恋爱又似乎都埋下了一个伏笔:四年之后,各奔东西。这似乎是每一对大学恋人心知肚明的。

    分手?就这样就分手?我的四年青春、四年大学光阴就这样白白的消耗了?
    我欲哭无泪,可在现实面前又是何等无奈。
    毕业那天我一无所有,首先学习不好,其次能力没有,再其次没有积累人脉关系,因为我一直在恋爱。除了享受四年‘恩爱’的时光,我一无所有,我也打算将那时光彻底忘却,因为我是个女人,我还需要新的爱情,我不能活在回忆里。
    再回头看那句话:恋爱才是大学里唯一的必修课。我苦笑。
    别管到了什么时候,爱情当然很重要。但是恋爱方式更为重要,尤其对于前途未卜的青少年。多一点冷静,少一点天真,多一点理智,少一点疯狂。人生就可能会是另番风景。
    曰:一个人只有经历、失去、受伤之后才能明白一些道理。
    今天,我就用我的经历来劝慰正在走或者打算走此路的学弟学妹们:冷静一点,理智一点,凡事三思而后行,不要跟风,不要附庸,做一个真正的自己!
    不惟男儿当自强,女儿尤须自尊自强。


    ( 转自:“ 巴渝缠丝拳 ” 吧 )







    峨眉通背缠丝拳是峨眉道教内家缠闭门功夫,是川渝地区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承的优秀民间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项目,明代武学大师唐顺之先生在《峨眉道人拳歌》里用“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千古佳句言其大要,主要流传于荣昌、大足一带,故亦称“荣昌缠丝拳”,2009年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一项具有完整意识形态的体育活动,武术涵容了中国古典哲学、论理学、美学、医学、兵学等传统文化的精髓。武术以其独特的技击美、节奏美、劲力美、形神美、动作美等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特殊范畴,反映了东方古典艺术的神韵。更以“仁”与“和谐”的武德思想形象而执着地丰富着中华传统美德。

    在地处两江交好的重庆,活跃着一脉忠实地体现了上述思想的武术流派——缠丝拳。由于传人和地域的不同,缠丝拳有缠丝、蚕丝、蚕闭、残字门、化门等不同称谓。行拳中各地打法也不同,有些地方演练中已看不到什么缠丝拳的味道了。几年前,笔者有幸得睹缠丝名宿唐新知身手,并听他老人家说:“顾其名,缠者、丝者,环绕圈圆之势;闭者、蚕者,束缚困敌之期。”才能直观而准确地理解到缠丝拳的基本特点。缠丝拳强调轻灵柔顺、圆活连绵、恬淡优游、曲蓄善变。其行拳如蚕之吐丝、人之游水,大圈小圈顺逆缠绕,犹如行云流水般滔滔不绝。荣昌蔡系缠丝高手谢奕奎曾边比划演示边说:“缠丝拳两手十字互旋,阴阳相渗,前后刚柔互补。”

    前不久在荣昌双河的一次缠门聚会中,各系好手互相交流切磋,显示了荣昌缠丝巨大的潜在力量。其中据蔡系周泰昌坐下首徒宋文华介绍:“一个成熟的缠丝拳手行拳时应有‘灵如猴、柔如带,游如穿花劲如潮;掌如磁、腕如丝,臂如金刚绕飞絮’之效。”又说:“初习缠丝拳,应注意双脚成长三形,圆裆合膝,多用高马步以求轻快灵动。所谓缠丝无步被人跌,后脚空洞全身虚。”缠门于天沛老夫子曾说过:“起步不过寸,落地自无声。要求随身随势,随步变异自身重心,高低随形,纵横因势。讲究‘起脚划弧进,落步紧拧身。力由大地借,劲自腰腿喷。轻柔似作茧,哼哈力随声。心意气身手,浑圆一团神。’”于系高手郑应辉回忆说,老夫子八十余岁时,在他家木板阁楼上行拳,楼下几乎感觉不到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