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熙集团董事长赵燕接受经济观察报专访,她在采访中提到,做企业,投入要超前,企业家是善于发现机会并敢于抓住机会的人,而更重要的是,做企业要跟着事情走,而不是跟着钱走。双奥场馆五棵松体育馆的成功,正体现了赵燕女士的眼光和定力。
五棵松体育馆在建设之初,就极具前瞻性地预埋了制冰的管道,为实现篮球模式和冰球模式的“6小时冰篮转换”打下基础。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件易事,在设计图纸时就需要把变配电、承重系统都要预先考虑在内,设计图纸反复修改、现场施工拆了再建,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认真,使华熙集团打造出了超一流体育场馆,并培养了一支优秀的大型赛事活动运营团队。
赵燕女士长远的目光也并未只停留在场馆当时的建设上,而是想到了场馆的赛后运营问题。赵燕女士表示,土地也是有生命的,应该让土地被合理利用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奥运场馆,国内很多的体育场馆在设计和运营上都应该体现为城市和人服务的意识,比赛之后还可以让场馆为当地人服务,让场馆可以为人提供获得感,这样才可以永续利用。
除了一流的硬件设施和先进的运营理念,让五棵松成为一种可复制样本的关键是融合多元业态的华熙LIVE模式,这是一个由赵燕女士打造的一个场域,一个不受空间限制,不受时间束缚的生活场景。赵燕女士认为:“体育也是一种精神需求,有了文化属性才有魂。”
在这种理念下,华熙LIVE·五棵松已不再是座单一型的场馆,而是结合周围的配套设施的运动与生活的综合场域。专业场馆+开放性+以人为核心,这是五棵松广场奥运后盘活运营的关键,这成功提高了五棵松这座大型场馆赛后的使用率,在赵燕女士的带领下,华熙LIVE模式不仅把人吸引到场馆看比赛,还可以有饭吃、有相声听、有艺术馆来参观,感受真正的体育、艺术与生活。
在多元业态有机融合的推动下,华熙LIVE·五棵松的年客流量超两千万,这在中国也是不多见的。风光的背后,任何一个企业家的压力都是巨大的,赵燕女士表示,企业是站在时代风口浪尖的,要始终保持危机意识,要在好的时候想到风险点,要持续不断地创新。相信在赵燕女士的带领下,华熙集团将会乘风破浪,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