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几乎每天都会接到骚扰电话,这可能是除了父母的唠叨之外,还能不时给你“关爱”的了。
记得在大二的时候,我的一位好朋友连续两周,几乎每天都会接到骚扰电话。现在我和她谈起这件事,她说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后怕,不敢再随便给别人留自己的电话号码了。
那件事的前因是,在我和朋友在校外办完事回来时,在校门口碰见了一位戴着眼镜,身穿黑色大衣的男人,他向我们询问关于学校图书馆借书的事。因为我朋友恰好在图书馆做兼职,就好心的帮他解答了,然后他向朋友要了她的电话号码,说之后来图书馆的话,请朋友带他过去选一下书什么之类的。当时我和朋友也没多留心什么,她就把号码留给他了。
之后回到宿舍,我们还谈笑着说学校的书都不够看了的话。没想到当天下午,那位陌生男人就打来电话问朋友什么时候有空,想到学校里面来找她。因为当天下午课很满,所以朋友就婉言拒绝了他的请求,说可能过两天才会有空。而刚挂电话不久,就有人添加了她的微信。
朋友通过了那位陌生人的验证,发了学校图书馆的定位过去,让他按照地图自己找过去。而那位陌生人开始说一些有的没的的话,让朋友空出时间,他要过来找她一起过去。朋友觉得这样的要求未免有些过分,没必要非要找人陪同,所以就没再搭理他。
过后一个星期,那位陌生人不间断的给朋友打电话,说的几乎都是同一个内容。这已经严重影响到朋友的正常生活了,所以朋友便把他的电话号码和微信都拉黑了。
本以为事情已经到此结束了,而在过后的一个周末,朋友说,她连续接到了几个陌生电话,都是之前骚扰她的那个人。他在半夜还发短信过来,用开着玩笑的语气威胁她。朋友跟我说,她感到很害怕,这个人知道她在哪,周围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她担心他真的会找过来,自己的生命会有危险。
借朋友的话说,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轻易给陌生人留电话,除了烦人的骚扰电话不停的打过来影响心情,还会有隐藏的危险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全。所以为了避免它的发生,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从根源上减少个人信息泄露,保护好自己的信息。
中国移动和多号推出,不换手机不加Sim卡,手机在原号码基础上轻松增加多个副号作为互联网专用号码。常用号码用于与亲朋好友及同事领导联系,并可绑定银行卡和网银平台,这个号码多数处于私密状态。而在快递、网购、注册、领取优惠券、陌生联系等互联网安全系数较低环境中时,则使用是手机副号。副号来电时本能会提高警惕心仔细辨认陌生来电意图,即使副号号码信息泄露,对用户信息安全的威胁也是有限的。
隐私泄露的风险增加,主要源于个人信息被暴露的环境和应用场景增加。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公众为了获取一定的服务“牺牲”了个人信息,有些甚至是不自觉的行为。所以我们在防范的同时如果继续避免不了我们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好自己的权益。